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84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共益论沙龙线下畅谈会在北京 | 发现好消息 做出好行动 链接好公益

[复制链接]
1843 0
本帖最后由 wuyj93 于 2023-2-22 09:31 编辑

2023年1月6日,共益论沙龙北京线下畅谈会举办。围绕“连接新动能发现好消息”的主题,并邀请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媒体记者、公益人、高校学者、企业从业者和青年学生进行交流。
“共益论沙龙”是自媒体“共益资本论”全新打造的访谈类节目,旨在搭建一个跨界交流平台,邀请公益界、媒体界、社会创新界的代表开展线上线下讨论,探讨并传播可能的解困思路,为行动提供破局的启示与勇气。
本次线下畅谈会由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主办,共益资本论联合主办,得到腾讯公益“百个项目资助计划”的支持。

寻找中国式解困前景从好消息到好行动
2022年是不确定的一年,在这种大背景下,更多人期待一场好消息的到来,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彭艳妮也这样认为。她在畅谈会现场提到,希望公益界、媒体人、政府、企业等领域的跨界伙伴能聚在一起相互支持鼓励,不断发声并行动起来。

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乐见聚合平台主理人姚森表示,乐见作为乐平旗下的行动主体,持续关注社会创新与共益经济领域的知识生产、跨界连接和行动实验,也在关注好行动、好故事,并不断发现更多好消息和新连接。

解困式报道就是发现好消息的一种行动,但究竟什么是解困式报道?《新京报》首席记者陈杰给了一个更加生动的回答。陈杰的解困主要针对公共事件、群体以及不完善的社会机制,更加注重互联网传播。他以青海湖南加的系列报道为例,详细阐述了为什么要关注这个选题,从什么角度切入,如何报道能够联动公益界,如何能真正推动事件的解决。

“我不是愿景,但我所报道的新闻会成为愿景。”陈杰的报道带来了事件解决的好消息,“传播+公益”的形式在陈杰的多年坚持下,探索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报道方式。
除了像陈杰一样全身心投入到解困式报道采写去的方法之外,还有什么更适合运用在记者、媒体的日常报道中的办法?对此,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方可成建议,解困式报道可以和公益机构合作,也需要构建自己的社群。

说到社群,现在已经有团队正在做这件事——解困式报道中国案例库团队。正在读本科的邓雨洁作为团队协调人介绍,这是一个由记者和在读学生共同组建的公益团队,筛选国内符合标准的解困式报道纳入库中,案例库以网站形式呈现。目前团队第一期刚运转半年,完成了从0到1的搭建,还孵化出《解困》播客、“解困者说”沙龙和“我们的客厅”等活动。

《新周刊·局外人》的李京霖是一名纪录片导演,同时也是解困式报道中国案例库团队的一员。在她看来,纪录片的拍摄工作和解困式报道是相互影响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以局外人的身份去关注正在或已经破局的人,是怎么做的以及他们的思考。”

深度训练营是解困式报道中国案例库团队的发起方之一,创始人陈显玲认为,解困式报道对于处在迷茫和失望中的新闻界有着启发作用,给学生、记者做解困式报道的新闻训练是有意义的。随后,在场的几位媒体工作者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去拆解这场跨界活动的意义。

在沙龙上半场讨论的尾声,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联合创始人兼CEO沈东曙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观察。他肯定了行动的力量,表示要在行动中与环境变化互动,更要将参与公共生活的机会开放给每一个人。

互联网+公益,一个潜力巨大的交叉点
互联网公益是一种“互联网+”赋能公益慈善领域的模式,腾讯公益的“99公益日”是其中之一。腾讯公益平台的张帆提到,腾讯公益率先提出“互联网公益”的概念,但经过近年来的摸索,遇到不少挑战。

线下畅谈会下半场将围绕“互联网公益的演变方向”展开。

方德瑞信发起人、副理事长叶盈分享了《2022年99公益日数据分析报告》,重点展现了四个方面。

首先是2022年“99公益日”的重大策略变化。这个转变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重心改变,从以往单一靠配捐激励为主转向腾讯公益自己扛起培养捐赠端重任的模式;二是体现在筹款秩序维护上。这对整个行业来说迈出了重要一步。

其次是捐赠市场的整体情况。数据显示,91%的捐款人只捐一个项目,金额占比65%,且捐赠金额有45%的金额是一个人多次捐款产生的。77%的捐款人捐款金额不超过100元。另一方面,筹款金额Top 10地区捐款超过千元以上的大户不超过5%,金额却占到了60%-90%。因此,忠实的小额捐款人和大额捐款人都十分重要,需要机构用心维护。
再者,数据发现,81%的99捐款人过去一年从来没在腾讯公益平台发生捐款行为,说明集中动员仍然是目前中国捐款人重要的场景和手段。对此,虽然细水长流的月捐很重要,公益组织仍然需要学习如何通过集中动员的活动来吸引捐款人。

最后,数据分析发现,慈善会的动员能力出乎意料得强,慈善会捐款人次占比30%,撬动了40%的公众捐款额。但慈善会呈现内循环典型特点,民间公益机构与其合作空间有限。
另外,叶盈还提到,县域机构是尤其值得关注的,因为它们承担了相当一部分民间公益毛细血管末端的任务,但本次99筹款金额仅占民间公益组织筹款额的10%,亟需行业资源倾斜进行帮助。

灵析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郭润苗分享的《2023年了,发展月捐吧》报告亦展示了好消息。

在灵析工具的统计中,2022年共产生月捐额1.459亿,而过去六年积累的捐赠额累计3.19个亿,过去几年平均每年都是翻倍增长。另一个数据是月捐人一年留存率约60%(一年之后100人里有60个人会持续捐赠)。对机构很有价值的点是:“目前在灵析系统上累计的月捐人有85万人,而这些人都是可触可达,有联系方式的,对捐赠人的维护和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很有帮助”

郭润苗还提到,月捐的本质是社群运营,需要注意机构的品牌和使命,许多捐赠人是出于对机构的认可才选择捐赠的,因此机构在做月捐项目报道时,更多要传递机构的品牌理念和形象。

在两场行业报告分享后,展开了一系列圆桌讨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教授卢玮静认为,互联网公益有巨大的潜在空间,它不仅是提供线上捐赠的路径,而是要在互联网场景中打通链路加工成更有层次的公益产品,公益项目的具体价值能够传递到捐款人,互联网生态是可以和公益做深度契合的,她认为在这个角度有巨大的价值。

清华大学副教授贾西津认为,腾讯公益平台的优势在于规则迭代,在共创、试错、复盘的迭代中转向好公益的实现。但其中的挑战在于商业价值和公益价值之间的张力,如何平衡公众认知和价值愿景、如何建立公益价值观念在内部和外部的共识是值得关注的。

“有两大主体在塑造互联网公益,一类是互联网公司,一类是公益组织,问题是双方的沟通不够深入”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彭艳妮提出自己的观察和疑问,她呼吁需要一个第三方场合,让大家能坐在一起探讨行业共性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副秘书长谭红波观察到近两年大家都开始回来关注公益的本质和初心,在此基础上,行动也发生变化——从关注钱到注重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相应的变化很多,但长期耐心坚持更重要。”他说。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无论是平台方还是公益组织,能做的很多,但现在做到的太少。”善达网杜娟还强调了月捐深度链接的重要性,她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仍可以为提高公众捐赠绝对值做出极大的贡献。

银杏基金会秘书长张伯驹提出,通过智慧连接和平台赋能,一起去解决社会问题。“大家彼此连接起来我们的智慧,在当前环境下生存并能推动改变的智慧,再加上互联网平台的赋能,或许未来的十年,我们解决社会问题的表现,并没有那么糟。”他说。

转自环球时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帖。


行胜于言 勿忘初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3

粉丝

187

主题
活动推荐
热门新闻
精彩照片
    图文推荐
    • 官方微信公众号

    • 官方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此心公益 ( 京ICP备18037386号-1 )

    GMT+8, 2024-5-8 07:57 , Processed in 0.032931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本网站运行在腾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