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411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如一缕阳光”——此心公益2013年优秀活动小结精选

[复制链接]
1411 0






        “请带着你最纯真的心来,请在你见孩子们之前,抖落你心上所有的伪善、偏见。因为,你心上每一个细小的污点,每一处不完美的瑕疵,都会清清楚楚地呈现在天使们的眼中。他们的眼睛,于你而言,是一面审判之镜,你会在他们眼中知晓自己灵魂的重量,你心中清明美好,你便从天使们的眼中看到欢愉喜乐;你心中暗藏黑暗,你便从天使们的眼中看到痛苦恐惧。你的任何想法都在孩子们的眼睛中分毫毕现,这一双双水晶般的眼睛,是对人心最锋利的拷炼。”

——摘自2013年义工李珈的小结








        2013年的第一天,我参加了第一次的义工活动,跟一群有爱心有梦想的朋友们一起度过了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感觉格外激动。
        今早7点不到便出门了,在公交车上迎来了2013年的第一缕阳光。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才到达目的地,位于西六环边上的玉福敬老院。一起同去的还有二十余人,以80后为主要成员,虽然很多人彼此互不相识,但由于怀揣共同的追求,使我们彼此间拥有一种莫名亲切感和信任感,所以大家能够很容易融合到一起。

起初还有些许踌躇,因为就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我跟老人接触的时间和机会都太少太少了,甚至我都不知道跟老人在一起该说什么做什么。开始活动我跟另外2名义工分在一组,一起陪同一对老夫妻。

老爷爷姓李,今年81了,精神头特别好,更难得的是他仅掉了2颗牙齿,毫不夸张地评价,他看起来就像是个60来岁的小老头;老奶奶的身体稍差些,腿脚不利索了,出行需要老伴照顾。开始的几句寒暄还显得很生分,东问西问的,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起初的紧张感逐渐淡化了。

        中间出现一段小插曲,有个中年人过来给了老人一些钱,说是这个月新发的养老金,然后便离去了,后来才知道他是这两位老人的小儿子。听到这话当即感觉有些气愤,觉得这孩子太不孝,但随后老爷爷给我讲了他们的故事,顿时让我产生了别样的情绪:原来两位老人就住在敬老院旁边的村子里面,相距仅是步行十分钟的距离,之前一直是住在家里的,家人之间的关系也很融洽。后来由于奶奶身体不好,需要人照料,而孩子们都没有时间照顾,于是爷爷决定把奶奶送来敬老院,自己也一同住了过来。在这里住着有人照顾,孩子们也可以经常来看望他们,对于这种生活状态他们还是很满意的。
        听完李爷爷的描述,一股敬佩的情感油然而生,这就是老人的爱,简单而又平实:他把老伴送来敬老院是对子女的关爱,减轻他们的负担;自己陪同一起来生活是对恋人的关爱,不离不弃,生死相依。在这里附照片一张:


mmexport1695261215913.jpg

        随后在走廊里又结识了一位王爷爷,他今年也有80岁高龄了,因为患有半身不遂,所以右半身体活动不便,但他的精神面貌也还不错,特别是脑袋非常清醒,对于北京各个地方记忆得都非常清楚。通过他我还第一次听闻了“内九外七皇城四”的俗语,感觉挺有意思的。
        第一天的义工旅程收获不浅,今天不仅让我体验到奉献爱心的快乐,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另一面,原来我也可以跟老人们和谐的相处,同时还新结识了很多朋友,印象最深刻的几个是喵喵、黄河、腊肠、六合,他们都很热心、很善良,有他们的相伴,相信我可以在未来义工的志愿活动中走得更好更远。
        新的一年,一个崭新的开始,但愿我能越来越好,加油!

活动时间:2013年1月1日

活动地点:海淀区玉福敬老院

义工:王禹尧




        刚从玉福回来,想将自己的一点感想记下来。我喜欢记日记,因为笔尖的节奏可以放缓纷繁的思绪。但我却不太会写日志,因为常常将日志记成日记。
        我这是第四次参加活动。一周永福,一周玉福。永福地图上查起来是远一点,但346车比较多,时间上相对自由。玉福虽然近,但633半小时一班,所以要么要得很早,要么就迟到,时间上相对难控制一些。就我自己而言,去玉福要起得早一些。
        陪老年人时,我一般会聊以下类型的话题:
        自我介绍,寒暄问暖,家乡介绍,保健知识,还有问一些老人兴趣爱好之类的。此外,一般还可以帮老人按摩按摩,鼓励老人多锻炼(特别是一些活动不便的老人)。
        有一些话题是不太适宜涉及的:
        志愿者的联系方式:这个每次活动前,领队都会特别强调的。
        老人之间的关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即使是在一个养老院,老年人之间并不一定都相处得非常好。所以,我觉得最好不要跟一个老人讨论另一个老人如何如何。如果他/她对他/她是赞美之辞,那当然是可以的。
        老人对养老院方的态度:这个领队一般也会说。有些老人对院方是有意见的。其中有一些是老人的误会。比如,饮食问题,院方一般提供的食物相对清淡,而老年人吃东西喜欢味重,这样,有些老人会有意见。
        老人子女的孝顺问题:因为我们并不知道他/她的子女如何,如何不巧,引起他的伤心事,这个是比较麻烦的。
        战争或旧社会时期的痛苦经历:这次活动时,一个老奶奶就讲现在有吃有喝,挺好,然后,话锋一转,当年抗战的时候,我才这么高……就说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迫害。说着说着就流泪了。
        我觉得,老人一般纠结的问题有如下几种:
        1.自己身体活动不便,如半身不遂。起来走动是非常累的一件事,我这次陪玉福的程爷爷从门口进到他自己房间里,花费了5分钟,看着非常吃力。身体情况欠佳,给他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与痛苦。建议大家我去安慰他们,鼓励他们多活动(虽然活动起来比较缓慢)。
        2.自己听力视力不好,或说话说不清楚。这给老人的交流带来比较大的障碍。义工朋友们比较喜欢与健谈,交流方便的聊天。但那些交流不便的,平时交流就少,更需要交流。可以让他们说话时不着急,慢慢说。我们说话时也尽量声音洪亮、缓和、清楚、多重复,实在不行,冲他们傻笑也行。
        3.自己觉得自己在“等死”:这是我引用的老人的原话。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只能试着让 他们的生活相对充实,尽量少去想这个问题。如果是学习能力强的,身体能力好的,当然可以让他们多享受生活,多接触一些新的东西,比如看书,唱歌,上网…… 但是,有些老人的实际情况不允许。他们的生活本来就相对单调,然后脑子里就不断地去想各种问题,这样就会滋生很多烦恼。试着给老人们安排一些“功课”是一个让生活充实的方法。如,让他们每天按摩手100下,脚100下,广播操,走路多少步等(视老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当然也可以强调他们的价值。因为,有的 老年人觉得自己无法再对社会做贡献了。对他们强调一下人文关怀的理念,而不是功利化的想法(不能说,有用的人,社会就关心,没用的,就不管不问)。
        4.和子女的关系。无论是牵挂或是埋怨。
        5.对现代社会的恐惧。“现在的骗子多了,坏人多了,新闻里说了哪哪哪发生了一件什么什么案件”,老人会觉得这个社会的人变“坏”了。
        最后,建议大家多去后院(前提是跟很多人同时去),去画画、唱歌、做游戏都行。他们中有的人会重复着一句话,或者是不断地唱着歌,或者总是觉得有人打她,不时也会轻轻地拍你一下,或是闷着不说话。有时,我不知道如何去与他们聊天,如何通过聊天缓解 他们的痛苦。我们就是去给他们带来欢乐的气氛。去聆听实际上不太明白的话,给他们尊重。通过这个氛围去给他们快乐,更希望能对他们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具体情况就如上所述。每次活动回来都会有比较大的感触。最大的,就是多照顾好自己的父母长辈,不要让他们有以上提到的各种苦,各种纠结。如果,父母不是太老,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的爱好,让他们除了工作,除了子女外,能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这样,才是为自己而活,活得更有希望。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活动时间:2013年1月1日
        活动地点:海淀区玉福敬老院
        义工:陈靖



        第一次来玉福活动是2009年8月,记得那会儿每次参加活动都会迷路迟到,所以大家都叫我路痴。时至今日,来玉福不知道多少次了却还是迟到,自然是我个人问题,该检讨;以后也会努力做到,既然去参加活动,就要准时守规定。这一路走来,可以说是见证了联盟的发展壮大和各种制度的完善,所以还是很能理解联盟各种制度和规定的必要性。无规矩不成方圆,虽然义工活动是个人自愿行为,但既然参加到这个组织中,就应该遵守规定和纪律,不然人人我行我素、任意执行,不仅会影响活动质量,也不利于联盟的发展。
        对于玉福的情节太多,反而不知从何说起。参加联盟活动四年了,也去过其他的敬老院和孤儿院,但最终我还是扎根在了玉福,因为这里给予我的感动和温暖早已让我割舍不掉。多少个关于这里的情节早已在我心底无法抹去:第一次来玉福时因为赶车满头大汗,白阿姨关切地帮我扎头发;92岁的王秀兰老人,抱着我哭着说:以后你就是我的亲人;王涛每每嘴里念叨着柳月妹妹,边拉着我好奇地问这问那;以及杜爷爷那永远慈祥的灿烂的笑容。以及那些不是特别熟识的老人和孩子们,他们早已成为我在玉福的牵挂,每次去只是跟他们互相打个招呼、问句好,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孔看到他们都还好,心里就很踏实。
        说起王涛,虽然口口声声叫着我柳月妹妹,但他就像是我的弟弟。
        记得原来王涛时常会念叨王大哥给他买了鳄鱼模型、海峰哥给他买了印有加勒比海盗图案的曼可顿面包,让我好生羡慕,那些可以被记挂的人。他会给王大哥写信说很久没来想他了,并且说知道他工作忙。那次听丽丽念信,我感动得哭了。认识王涛三年半了, 初识时的他是一个患有自闭症、不愿意与人交流,甚至不敢正视别人的大男孩,他说话时永远是低着头,让他表演节目时永远是唱《北京欢迎你》的第一段。那时貌似只有王大哥才能走近他,像他的良师益友、他的亲人。
        记不清是从什么开始,我发现王涛比原来爱说话了,我可以跟他聊天了。也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王涛开始能记住我的名字,他喜欢叫我柳月妹妹。他掏给我看被人撕碎了的他和我们合影的照片碎片,好不伤心,后来重新冲洗了被撕碎的照片给他,他珍惜得不知该藏在什么安全的地方,劝慰他说照片碎了还可以再洗,他的一句“人死不能复生”让我惆怅不已。我最怕听到王涛提到妈妈,妈妈给他买面包、妈妈给他买鱼罐头、妈妈给他买牛肉干。在他的记忆里妈妈是对他最好的人,而现在这个人却永远不在他身边了。还好,现在的王涛变化很大,他变得开朗、乐于与人交流了,他总是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兴趣,会没完没了地问个不停。喜欢学英语,会翻看着英语书上的例句念给我们听,并告诉我们学英语有用;他喜欢学物理,会时不时地背诵物理公式,并告诉我们他初中时物理很好。除了王大哥和海峰哥,他也会提到柳月妹妹、丽丽妹妹和郭滨了。每每看到王涛现在的变化,让我确认了我们的努力和坚持是值得的、有意义的,那种喜悦是无以言表的。
        参加活动四年了,从开始加入这个组织,也没想过我自己能一直坚持下来,是随着一次次的活动、一次次的感动,让我觉得自己停不下来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次的活动小结时,我都会跟新朋友们说的一句话是:希望大家能坚持下来。
        “如果我爱上你的笑容,要怎么收藏要怎么拥有?
        当一阵风吹来,风筝飞上天空,
        为了你而祈祷,而祝福,而感动……”

活动时间:2013年1月26日

活动地点:海淀区玉福敬老院

义工:柳月




  我愿我心,宁静如海。

        每次为小孩子做义工,都是一次心灵的涤荡。比起同组比我小十几岁的义工朋友,我做义工的感受一定是和他们不同的。当然,大家的出发点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不求回报地去帮助那些需要关怀的弱势群体。
        而不同的地方,我想,是由于看过太多纷繁的事情以及形形色色的人后,所产生的一种跳出复杂看简单的感觉。这种感觉,也只有经历过复杂的人才会有,那些十八九岁初入社会的孩子是未曾经历的。
        之前,在“漂亮妈妈”,我因为舍不得兴兴,哭得稀里哗啦;在“小桔灯”,因为担心非凡,而久久不能安心。这次来到“天使之家”,很担心自己又会因为哪个小朋友牵动感情,难受好几天。
        天使之家在昌平区北七家镇东三旗84亩地31号院,是在摇篮网网友的支持下成立于2007年11月底,由几位爱心妈妈发起,用于为孤儿提供手术、康复、护理的寄养机构。这些孩子都是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疾病以心脏病、唇腭裂、肛门闭锁、脊膜膨出和脑瘫、唐氏综合征为主。
        这里的孩子和“小桔灯”“漂亮妈妈”里单纯的先天聋哑儿童都不同。那些孩子从外表看不出与其他孩子不同,而这里的孩子却一眼就能看出是残障儿童。
        见到他们的第一感觉,心像刀扎一样。如此可爱的孩子,却有着明显的缺陷,就像折翼的天使,美得让人心疼。
        这一次和往常做义工不同的是,一开始不是直接接触孩子们,而是先帮忙打扫院子和叠孩子们的衣服床单。在叠衣服的时候,看着那些五颜六色可爱的小衣服,和我给小侄女买的没什么不同。我才意识到,其实,他们也是美丽的天使,尽管折翼了,但一样可以拥有美丽的人生。相反,比起那些生来完美的天使,他们的人生反而更容易完美。因为没有更多的压力,一点点成绩,甚至只要健康生活下去,就是成功的人生。
        但如果你是一个天生健全、聪慧,甚至在别人眼里属于“略胜一筹”的人。于是,在学习上,顶着老师认为你会比其他同学成绩好的压力;工作中,顶着老板认为你会比手下能力强的压力;生活中,顶着朋友认为你会比别人过得好的压力。你是不是会有时羡慕那些只要健康快乐地活下去,不需要学习好、工作好、能力强也会让周围人都满意的人呢?
        我领受到了一个之前没有意识到的方法,就是关于“用何种心态去面对这些残障儿童?”答案很简单——“羡慕的心态”。
        在后来陪伴他们的时间里,我用羡慕取代了对孩子们的怜悯,我发现,我没有了前几次的纠结和不安,反而变得内心宁静如海。
        第一次和孩子们玩木马,第一次坐在一个秋千上,第一次喂孩子吃饭。一切满是耐心和温情。所有的义工都是如此,无论孩子怎么哭闹,大家都对他们呵护有加,别人的心情是如何的我不知道,反正我,内心宁静如海。
        每次都会有一个孩子格外牵动我,这次是一个眼睛有残疾的三岁女孩党庆春。党庆春的双眼发育异常,左眼呈灰白色,右眼还好,有一定的视力,但还是有类似于左眼的灰白色物质。可能由于只有一只眼睛有视力的原因,春姑娘明显对物体的定位有偏差,她不能一下子准确地抓到想要的东西。她的两个瞳孔是浅蓝色的,其中一个瞳孔很小,只有绿豆那么大。
        这个小女孩是主动来到我身边的,看到我就过来抱着我,然后就一直寸步不离地跟着我。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该也有一些问题,因为她无法正常说出一个完整的词语,就只会看着我笑。春姑娘很听话,一点都不淘气,是个乖巧的姑娘。临走时,我把她放在秋千上,因为她无法自己跑下来追我,然后,我偷偷走开。孩子们都很舍不得我们走,但是义工们不得不离开。这是每次都会遇到的问题。
        但这次,我的感觉好多了。因为我不觉得他们可怜,反而很羡慕孩子们。因为,他们只要快乐地活下去,就已经是成功的人生了!
        孩子们加油!你们一定会获得成功的人生!
        我也会向我认为的成功一步步迈去!无论在别人眼里,这是否算成功。

活动时间:2013年10月4日

活动地点:天使之家儿童福利院

义工:蔡然




        这是我连续第三周带队玉福活动,感觉带队质量一次比一次有所提升。有几位新义工连续参加了活动,他们是王珂、高琦、李鑫、李忱,很感谢他们一路坚持同行,有你们的陪伴和支持,让我不会感觉孤单。

        此次活动正赶上六一儿童节,院方为后院的大孩子们安排了不少活动,我们义工联盟的义工们也积极配合他们进行活动,达到的效果也很好,让老人和孩子们都享受到了欢乐。
        这周活动本身并没有太多值得总结的地方,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新义工给我带来的触动,所以我想特别在此给大家分享下这段经历,希望能够增进新老义工关于责任和态度的认识:
       她叫魏婷,这是她第一次参加联盟的义工活动。由于她家住的离玉福敬老院很远,过去需要近3小时的车程。在活动前我预先帮她查好了乘车路线,不料她下错了地铁,也就找不到转车的公交,而她对海淀区也不熟,于是迷路了。在8点20分我接到了她的电话,跟我说明了情况,说她在五道口附近找不到方向了。由于她是第一次前来活动,对于因路线问题导致的迟到是可以理解的。我告诉她不用着急,能尽量赶过来就可以,不必太过内疚。5分钟后我又接到了她的电话,说她已经乘上了出租车往这边走。由于当时出行的车辆多,而且司机也不认识玉福的位置,他们一路过来经历了不少波折。随后我们经常通过电话联系,我也根据他们到达的位置给他们指路。终于在10点钟,魏婷赶到了玉福门口,打电话给我去接她。入院后她连声道歉,接着就立刻加入活动的队伍中去了。
       相比较她这种执着精神和认真的态度,会不会使一些新老义工感到汗颜呢?她是第一次活动,就算她迟到很久也没有人会太去责怪她;即使她选择放弃,给我请个假也不是不可以,但她没有选择放纵自己,甚至愿意打车花一百多块钱,也要尽可能快地赶到活动地点。她比很多人更理解我们做义工的责任,作为团队的一员她也更懂得要遵守纪律。每次义工活动我们都会强调迟到的义工到达后请跟领队联系,但有多少人真正遵守了要求呢?至少以我带队的经历来看,到目前仅有魏婷一人是在到达后及时跟我联系的,其他人都选择自己进院直接活动了。
        我想请新老义工们看到这段后能够有所反思,看看自己是以怎样的态度参加活动的。每次带队我都会接到义工的请假消息,有的甚至是在离集合前不到半小时给我请假的,他们请假的理由也是多种多样,其中还不乏特别奇葩的。在这里我不想多评价什么,也许会造成误伤,只是我保留自己谨慎怀疑的权利;有些义工报名参加活动后甚至完全不出现,事后也不跟我解释原因,全当没事一般,难道这就是你们参加义工活动的态度吗?还有些义工迟到后自己进院自己活动,完全不给带队打招呼,一直等到活动结束做小结时我才发现突然多出了这人,活动中他啥时候来的,都做了什么我也全然不知。我想问问你们尊重过这个团队,尊重过你们的领队吗?既然大家是参加一个团队活动,就应该有一些团队意识,一切不是都可以全凭自己肆意妄为的。
        在此我想再次特别夸赞一下咱的新义工魏婷,并不是说迟到了打车就值得赞扬,她突出的地方是她积极的态度和严格的纪律性,而这正是我们中间很多人缺乏的。最后我给新老义工提出3点要求,望大家引以为戒:
        1.每次活动会提前一天进行结贴,大家若有事请假时请早于结贴时间;
        2.活动当天请大家上好闹钟,查好路线,准时到达活动地点;
        3.若因故迟到,在进入活动地点前请跟领队打声招呼。
        义工这条道路走起来并不容易,参与进来的人不少,坚持走下去的人不多。既然大家选择了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公益,为何不再努力一把,把事情做得更加完满一些呢?大家在活动过程中都会佩戴联盟的义工证(或是临时义工证),不知道大家可否留心过在义工证的正中央,也就是贴照片的位置上,写着两个字——责任,在活动的时候,这“责任”二字一直贴着我们的胸口,我们可以都扪心自问一下,咱对得起这两个字吗?

        活动时间:2013年6月1日
        活动地点:海淀区玉福敬老院
        义工:王禹尧




        “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更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洋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桔灯照你上山吧!’我赞赏地接过,谢了她,她送我出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一定!’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的,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泪水在我眼中打转…… ”
        在写总结之前,想起冰心的《小桔灯》,又拿来看了看。摘了一小段放在这里,想必在太多人的成长印记里都伴着这篇课文。小学时候也做过小桔灯,拿到班里老师会评比谁做的好,小桔灯点亮后的味道很好闻。小桔灯听力康复中心的名字就跟漂亮妈妈一样听上去就很温暖。
        昨天,我和蔡多多待在一起的时间最多。一开始,他用陌生的眼睛盯着我看了好久,我就蹲下来,笑着对他说:“多多,你好,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儿吗?”他也没有说话,就牵着我的手到走廊一头的玩具箱里去找玩具。他捯饬了一小会,小手捧着几个玩具过来,我一看都是变形金刚,心想,男生女生的差别正在于此吧。他拉着我走到过道边上,坐下来东掰掰西弄弄,其他小朋友都在房间里热闹地玩儿开了,他就在这边安安静静做自己的。起初他都不太爱说话,可能因为陌生,也可能因为他刚来小桔灯不久,语言能力没有很好地恢复,我在他耳边不住地说了很多话,我知道耳蜗是有记忆功能的,这样也可以帮到他一点点。后来也去屋里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儿了。他和子森一起搭纸筒,我发现子森这个小孩非常聪明,能认很多字,语言表达流畅,也懂得保护自己但不霸道。多多和他玩的时候,把他推倒了,撞了小屁股,他过来揉着眼睛委屈地说:“多多他打了我。”一直嘟囔着小嘴,看着都让人又爱又疼。听说,子森也许很快就要毕业了,真替他和他爸爸妈妈高兴。在等着阿姨开饭的时间,小朋友们都排排坐好,两桌都玩得很开心。我们那桌,一个义工找到一个非常好的游戏教小朋友们数数,几个孩子参与度很高,平常少说话的这时都张开了嘴巴,每次最后放开小手的那一瞬间,孩子们笑得最开心,旁边陪着的义工们没有一个看着不是上扬着嘴角的。这样寓教于乐的方式,想必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也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
        下午陪伴小孩的时间结束后,大家在一起做小结。谢谢领队马庆与我们分享的三联的《我最宝贵的》这本书,我接过来翻了翻,里面每一页只有一小段文字,和一张摄影配图,非常好读,回来在网上找到了一小段文字关于这本书,放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上海有个爱的教育研究会,该会得知香港乐施会2001年曾作过一次“我最宝贵的”国际调查,并编出一本小册子,他们大感兴趣,即于2002年暑假开始在国内做尝试,“结果是出奇的好”。于是,两“会”合作,连续组织了“我最宝贵的”社会调查活动。以下是其中部分内容。
        安徽女工李希芳,30岁。她每天推着沉重的清洁车,清扫每栋楼前的庭院,逐门收走垃圾,擦洗大堂的玻璃门窗和楼梯扶手……月薪550元,她丝毫不敢马虎,过年也没有回家。她说:“现在和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最宝贵的东西就是这份工作了。”
        山东大妈李桂芳,丈夫死于矿难。为筹集儿子的学费,她到上海打工,在一个弄堂口摆摊卖烤山芋。她觉得最宝贵的就是自己的一双手:“洗衣、做饭、拎水、喂猪、耕地、插秧、割稻子、碾谷子都靠这双手,现在卖烤山芋也靠这双手。”
        四川汉子邹勇,用一条半腿支撑整个身体,在街头以修车为生,手艺好,动作利索。他每天能赚二三十元钱,维持全家6口人的生活。他最宝贵的“是我的这一条半腿”。
        江西一位老农,听人问他“最宝贵的”是什么,想了半天,又看看身边的水牛,悠悠地吐出两个字:“老伴。”老人的妻子已去世,他每天与水牛为伴,对水牛诉说心事是他每晚必不可少的事。对这位“好兄弟”,他从不鞭打。用粗糙的手抚摸水牛时,他目光柔和。
        被调查者中年龄最小的叫江亦龙,5岁。一条旧水泥船就是他的家,船舱六七平方米,全家6口人住。他最宝贵的是几本书。“是城里的小朋友捐给我们的,我很喜欢看,可是它们实在太少了。我想如果有很多的书,看也看不完就好了。”】
        小桔灯的孩子们,在这个年纪还拥有小孩子天真的一切,想必,等他们长大了,最宝贵的就是他们能幸运地获得植入耳蜗的机会,能听到声色世界里的每一个声响,在我看来,他们是最最幸福的一群宝贝。
        我们最宝贵的,是一份安全的食物,一口新鲜的空气,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和谐的家庭,一份不好不坏的工作,一个切合实际的梦想……

活动时间:2013年7月20日

活动地点:昌平区小桔灯听力言语康复中心

义工:谢雨璇




        这次活动我一共陪了3位老人。第一位老奶奶八十多岁,姓张,坐着轮椅。她干净利索,听力视力都不错,就是牙口不好了,因为吃香蕉的时候都要在嘴里找合适的位置才能咬掉。跟她聊天的过程中,都是我在问,她在答,我就感觉有点不自在。想给她按摩按摩缓解一下气氛,她老人家也没答应,好在一会有义工发水果,我就给她喂了一根香蕉,这次倒没有拒绝,按她身体条件的话自己吃香蕉没问题。吃完香蕉有其他义工在旁边唱京剧唱歌,我就推她到那边凑凑热闹。然后我就去陪另外一位老人了。

        第二位也是位老奶奶,也坐着轮椅,头发很短,戴个军帽,身材比较魁梧,不仔细看的话都以为她是位爷爷。年龄没问出来,因为跟她交流的时候她只给你说数字。不过你说什么她都能听懂。她原来当过兵,所以声音洪亮,爱戴军帽。可怜的是,她左脸和右半身都没有知觉,右腿的小腿以下到整只脚的皮肤跟大象的皮肤一样,有的部位还出现石灰样的粉末,不断地会有苍蝇飞来飞去,因为无法正常交流,也就无法得知原因。我就不断地给她按摩肩膀、右臂和右腿。后来义工发好吃的她很踊跃,吃了不少,还给自己藏了几块饼干。跟她相处的过程短暂而快乐。
        第三位我应该称呼她为阿姨比较合适,因为她只有六十多岁,比我母亲大不了多少。但是,她却是她们三位之中情况最糟的。同样,她坐着轮椅,被轮椅上的安全带固定着,身上味道很大,既像尿骚味,又像长时间不洗澡的味道,当然旁边也少不了苍蝇。这让我这个鼻子异常灵敏的人花了很长时间去适应。她听力视力都没问题,但神志和语言表达能力都不好,我好不容易到最后才听懂了一些语句。她好动,爱说话,不过总是重复同样的话,心里感觉很烦躁,一说话就要起身,这些原因可能导致了她得被稍微固定住。临开饭前,义工过来和我把她推进屋子,本来我可以不用进去,但她拽着我的手不放。进屋后跟我又唠叨一些可能是家里的琐事,我就不断地点头,穿插着说说安慰的话。顺便说说那位护工阿姨,她58岁,一个人要照顾三四个半身不遂的和几个腿脚不好的老人。一会她打饭回来了,把其中的一份倒进类似豆浆机的小机器中打成糊状,盛到碗里,端给我陪的这位阿姨。她自己开始吃了一会,我看着挺费劲就给她喂,因为她把糊状的饭洒得嘴角和胸膛都是。她很享受我给她喂饭的过程,同屋的另外一个老奶奶看见了说让她自己吃,平时都是自己吃的。这时候我的时间也到了,要离开的时候她拉着我的手不断地说“别走”。那位老奶奶就说人家也得回家吃饭去了,总不能饿着肚子陪你吧,说了几次她才松开手。
        这次活动又让我对不同的老人,特别是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有了更深的体会和同情。但是与之相比,她们内心的痛苦更让人难受。爱说爱笑的还好些,毕竟表达出来后自己会轻松很多,别人也知道她的真实意思。这样的老人对于我们陪护人员来说也会容易很多。对于第一位老人那样的服务对象,我们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去体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让他们能从我们这里得到真正的快乐。

活动时间:2013年7月27日

活动地点:海淀区玉福敬老院

义工:韩斌剑




        距离上次参加活动已经过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自从在玉福知道以前常去看的奶奶去世之后,一直没有再去过活动。现在工作时间换了,所以开始尝试参加周日的活动。
       关于千禾,总体上来看,虽然很多老人都是需要坐轮椅的,但是环境比玉福强了很多,大家的精神状态也都不错。这次去,主要陪了两位奶奶,简单介绍一下吧。
       第一个是张奶奶,92岁了,河北人。来千禾4年了。右耳的听力还可以,左耳听力较差,双腿有问题无法行走,所以不常出来。看起来精神状态还算不错,头脑也清楚,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表达有点困难,问她的一些问题看出来她明明知道,但是说话很难连贯起来。她以前头部似乎是因为什么原因受过什么撞击,所以不能在太吵的环境里停留,像联盟组织的唱歌之类的活动她不愿意去参加,也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屋里待着。奶奶很和蔼也很善良,她说她腿有问题还会疼的时候我一直在给她按摩,她就会隔一段时间跟我说让我歇息一会儿怕我累着。她不是特别喜欢说话,不过当我找话题问她的时候她会很配合地回答,只是有时候说话常常不连贯,如果我猜出来她要说什么她就会很开心。后来又帮她剪了剪指甲,剪完之后我问她满意吗,她很幽默的说剪得都很满意,就是修的形状不太满意~然后正好等到护工来接她回病房了。
        第二位是尹奶奶(不知道姓对不对,想跟她确认来着但是她不识字),北京人,85岁,来千禾三年了。性格开朗健康。听力不太好,跟她说话一定要大声和慢。和她聊天会比较放松,因为她本身觉得生活很开心,在千禾也挺舒服,说环境很好,空气很好。当然,我想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因为她的四个女儿都算比较孝顺吧。她提起她女儿的时候满脸的自豪,给我介绍她的两个戒指,镯子,耳环,手表都分别是哪个闺女买的,还说了她几个闺女都是做什么的。我只记得她的二闺女是个做了几十年的警察。每次过节的时候,都会有闺女接她回家,四个女儿都对她很好,还有孙子孙女也基本都结婚了。奶奶应该是个不太喜欢麻烦别人的人,在聊天的过程中,她在扇扇子,我几次说要帮她,她都笑着说不用。由于她的耳朵不太好使了,提到听我们唱歌还有在屋里看电视的时候,她说只能看看人,声音基本听不到,看起来觉得她有些遗憾的感觉。不过她很乐观,说话头脑都很清楚,和她谈话时她一直都在笑着。
        要走的时候,印象比较深的是那个都爷爷(我觉得这个爷爷应该是在小结里面多次被误认为了朱爷爷,结尾小结时候另外一个一直陪他的女孩说是首都的都),虽然我没有陪他聊天,不过他在其他老人都要回去吃饭的时候还是依依不舍,走路颤巍巍的,却一直回头跟我们这几个姑娘说我们来他很高兴,还要我们一定常回家看看。从爷爷的表情可以看出来,他很希望有人来陪他。
        关于建立老人档案。我记得段建超段哥说,关于老人的档案不用知道什么具体的事情,其实我们需要的档案就是老人的生活上的情况,我很同意他的观点。一个姓,其实也就够了,然后像带队说的那样,每次活动的时候有照片和小结,如果有专人来总结的话,我想完全可以把老人和照片对上号。我们需要了解的,主要是老人的性格,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身体有哪些疾病,这样在陪伴他们的时候也能有针对性地了解。同样的姓氏在同一个敬老院里毕竟不算太多。之前我发到临时讨论群里的表格,是我看了近半年的小结总结出来的,里面除了那个王奶奶不太好区别,其他的姓都没有重复的。当然由于时间有限,我主要是利用了大家小结中的字句。如果能有几个人专门操作这件事情的话,肯定会比我发的EXCEL更容易直观分析。当然资料也需要时时更新,有些时候老人的心理状态也会有转变,比如我看他们的小结提到关于那个容易激动参加过野战军的奶奶性格会比之前好些了。我想,我们其实是可以对老人有些或多或少的影响的,哪怕很细微的影响,也会是好的。儿女方面,像我上面提到的尹奶奶大概是少数,如果老人谈到了可以加入档案里面,如果老人不主动谈我们不知道其实也不太影响,毕竟我想联盟的人都知道这方面比较敏感,我们不要主动去问就可以了。就在刚刚,孙传奎加上了一个老人的资料发给我,让我更相信关于档案这个事情是可以操作的,我也愿意继续尝试努力做这个事情,当然这个也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活动时间:2013年7月28日

活动地点:海淀区千禾敬老院

义工:刘梦晨




        作为刚刚加入义工联盟的新成员,我怀着激动和感恩的心,开始了我的第一站:新秋老年公寓!第一次参加联盟常规部的活动,心里满满的都是激动和兴奋,有史以来第一次比闹钟起得还早,心情特别好!虽然外面温度很低,但是想想几天要做的事情,心里暖暖的!

        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路程,大家在地铁口集合,之前都是网上联系,素未谋面,满满的都是好奇,或多或少有些紧张,但是队友的出现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虽然天气很冷,大家都感觉很温暖!我想这就是莫名的缘分——缘分让几个年轻人从陌生转瞬间便有说有笑的,感觉真好!
        来到公寓的门口,瞬间便被院内的景色所吸引,虽然是冬天,但是公寓却格外地让人觉得有生机,簇拥争艳的菊花,绿意正浓的松树,还有古香古色的庭院和小花园,不时地看到老人们的身影,他们看到我们都很亲切!我想这些都和我们联盟的义工经常来事密不可分的,当吕爷爷走来,气氛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他是我今天第一个接触的爷爷,也是印象很深刻呢!不仅说话幽默,喜欢打太极,而且他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检查我们的义工证,还会伴随他特有的音调读给我们听,不时地让在场的人笑得前仰后合的,顿时觉得老有所乐,挺好的!同时每位队员和爷爷的互动也很让我感动,一起打太极,一起聊天,老人特有的记忆问题,让我们的队员百问不厌,而且有问必答,只要爷爷开心,我们也很开心!我们用照片记录着开心的瞬间!
        在领队明明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老人的活动室,宽敞的大厅内人很稀少,有打牌的,有聊天的,还有做运动的,我们的队员各自寻找着需要帮助的对象,嬉笑中,我结识宁奶奶,她的幽默和阅历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每说一个话题就会把气氛弄得特别开心,和她聊天时间过得很快,宁奶奶身体不太好,左眼几近失明,仅靠右眼看东西,身体右半边几乎失去知觉,所以经常要依靠手杖走路,身体上的问题避免不了,但是精神上却是个老小孩,很乐观,她会把我们当作自己的晚辈,会跟我们说说悄悄话,说说家长里短,说说人生百态,从她的故事中我深深读懂了:老人们宁可物质贫乏,也不愿意精神孤独!他们从来不指望孩子能有多大出息,但是却很在意孩子们心里有没有他们老人的位置,有没有把他们放心上,他们来老人公寓最终的出发点是为了给孩子减轻负担,不给他们添麻烦,但是他们同时也希望孩子们能抽时间来看看他们,至少让他们还有盼头,让别人也知道自己是有子女关心的!听到这些,我鼻子酸酸的,感触很多,我从小到大都是在爱的包围下长大的,所以我学会了感恩,正是因为长辈们的爱和关怀,我们有了今天的自己,现在他们老了,干不动了,身体不再像以前那样健康,每天靠吃药维持,他们会觉得自己没用了,情绪渐渐消沉下去!而我们年轻人都应该不能只顾忙自己的,哪怕每天抽出一小部分的时间,关心和问候一下我们的父母和长辈,和他们聊聊天,说说话,问问他们的情况,看有没有什么我们能做的,这些小小的举动,我相信都能让我们的父母看到新的希望,会让他们感到欣慰!父母要的不是物质上的丰腴,而是精神上的满足!而这种满足最大程度都取决于我们对他们的点滴关爱!至少让他们知道,爱是需要延续的,他们用自己的岁月流逝,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感谢他们,而且要感恩于他们,我想每个人都有老的那天,也都希望到那天能不被忽视,不被遗忘!
        转瞬间,到了离别的时候,爱说家常的宁奶奶,不舍地握着我的双手,一再地强调,“下次来的时候千万别买东西,你们挣钱不容易,我们都不缺吃,不缺喝,你们能来陪我们说说话聊聊天,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了”!这就是我们可爱的老人,到什么时候都在为我们着想!如一缕阳光般,温暖了所有人的心!
        临走的时候路过林奶奶的屋子,和她打了打招呼,她的热情我们拒绝不了,满头的银发,满脸的笑容,满屋的鲜花和植物,再加上满屋的笑声和歌声,是我对林奶奶深刻的印象,看到她让我们不禁感慨:活到老学到了,如果时间能定格在这一个该多好,至少在这一刻,我们看到的爷爷奶奶满满的都是幸福和笑容!其实和老人相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给予认可和倾听,多听少说,做他们的倾听者!多给予耐心足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所有的义工都会把眼前这些可爱的老人视为自己的老人一样对待,用自己小小的举动换取他们发自内心的微笑,这就是我们活动的意义所在,连接你我的温暖,奉献爱的力量!让更多的被帮助者因为我们的出现,感受温暖,感受幸福!
        第一次参加义工活动,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队友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信心,使我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次常规活动,对于以后,我会更加用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更多的老人和孩子带去更多的帮助!

活动时间:2013年11月9日

活动地点:大兴区新秋老年公寓

义工:王亚玉





后记

“阳光温热,岁月静好,太阳的光芒均匀地洒在每个人的身上、脸上。每个人都笑得那么开心,那么容易满足。好想让时光就停留在那一刻,享受那样纯粹的生活、简单的快乐,到处晕染着温暖幸福的光晕。”

——摘自2013年义工王言的小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1

粉丝

105

主题
活动推荐
热门新闻
精彩照片
    图文推荐
    • 官方微信公众号

    • 官方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此心公益 ( 京ICP备18037386号-1 )

    GMT+8, 2024-5-20 15:39 , Processed in 0.045745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本网站运行在腾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