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135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浅谈如何让 “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复制链接]
2135 0

摘要:在中国,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如何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本文从家庭、学校(教师)、社会组织(包括政府机关)三个方面粗谈一些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 现状 健康快乐 成长 措施
前言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这些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这就需要家庭、学校、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等多方面的关注与协调合作,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何谓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一般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是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一样也是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都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二、留守儿童现状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这一连串的数字,使人触目惊心。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
三、让 “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快乐成长的措施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温暖,缺乏监护人细心的学习引导和管理,使他们在学习、心理、身体上存在着很多问题。许多孩子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逆反心理强等问题;大多数孩子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部分孩子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这些不良习气的存在给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危害,也给班级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如何让这些“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已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问题,也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下面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谈谈如何让这些“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快乐成长的个人的一些建议。
(一)家庭方面。重视亲情关怀,强化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人格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要在思想上使父母充分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改变重物质轻精神,重智育轻德育的传统观念,在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多的关注其思想、行为及心理的发展变化,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学校方面。转变教育理念,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也是留守儿童最聚集的地方,要加强家校沟通,从而共同促进教育。1、做好家访工作。联系家庭与学校,家访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途径。2、鼓励与同学交往。 许多留守孩子因为长期父母不在身边,缺少依靠,缺乏与父母的交流,内心是孤独的,缺乏自信,不大喜欢与人交往。作为教师要多鼓励留守孩子和同学交往,让他们在交往中知道其他的同学是怎么做的,了解其他同学有心理障碍或困难时是怎么面对和解决的,还可以让他们在交流中学到很多本来不知道的东西。3、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对于缺乏自信的留守儿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健康的爱好和兴趣尤为重要。4、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在学校开展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如“体谅父母教育”活动、“感恩教育”、体育比赛等活动,要让“留守儿童”积极参加,尤其是集体活动,通过活动的参加让留守儿童感受大家庭的温暖,集体的力量。五、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困惑,增强对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给留守儿童以特殊的关心和监护,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利用健康教育课,教会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还要教会他们以书信、电话的方式来加强同父母的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以填补他们缺少父母呵护的空白。6、鼓励和调动“留守儿童”的积极性,促进其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孩子的成长是需要鼓励的,特别是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更需要鼓励,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建议要不断地鼓励他们,在学习上,哪怕是一点小小的进步老师都在班级中积极的表扬。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不要吝啬你的鼓励,也许就是你那一次小小的鼓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7、培养留守儿童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社会方面(包括政府等机关组织)。“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化的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各职能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责任,加强管理。1、落实县、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职责。县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措施,认真组织开展关爱保护行动,确保关爱保护工作覆盖本行政区域内所有农村留守儿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民委员会要加强对监护人的法治宣传、监护监督和指导,督促其履行监护责任,提高监护能力。村(居)民委员会要定期走访、全面排查,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就学情况等基本信息,并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要为农村留守儿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父母联系提供便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建立翔实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账,一人一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精准施策,为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支持;通过党员干部上门家访、驻村干部探访、专业社会工作者随访等方式,对重点对象进行核查,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照料。县级民政部门及救助管理机构要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开展的监护监督等工作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2、发挥群团组织关爱服务优势。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假期日间照料、课后辅导、心理疏导等关爱服务。工会、共青团要广泛动员广大职工、团员青年、少先队员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和互助活动。妇联要依托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等活动场所,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提供关爱服务,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受委托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引导他们及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加强亲情关爱。残联要组织开展农村留守残疾儿童康复等工作。关工委要组织动员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协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服务工作。3、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快孵化培育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民政等部门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其深入城乡社区、学校和家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支持社会组织、爱心企业依托学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举办农村留守儿童托管服务机构,财税部门要依法落实税费减免优惠政策。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已是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都会存在的现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等多方面的关注与协调合作。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影响人整个一生的至关重要的教育。当然,我们教师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继续不断的努力,及时地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代理家长进行沟通,积极做好他们的学习、思想教育研究工作,从而让“留守儿童”身心能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14

粉丝

163

主题
活动推荐
热门新闻
精彩照片
    图文推荐
    • 官方微信公众号

    • 官方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此心公益 ( 京ICP备18037386号-1 )

    GMT+8, 2024-4-20 07:47 , Processed in 0.03398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本网站运行在腾讯云